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服务 > 游在囊谦

游牧文化,一朵绽放在世界生态文化领域的奇葩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11-22 阅读次数:0

从今年7月份起,我有幸在囊谦县陆陆续续工作生活有近三个月,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座有温度,有文化,有美景的小县城。

每天一早,太阳从草原与天空的地平线爬出,傍晚又留下惊艳的晚霞静静消散,街道边,草原上,半山腰,随处可见的是悠闲散步的牦牛,随处可见的冒着炊烟的帐篷,小孩子的头发乱糟糟的,浑身上下唯有笑容和眼神澄澈明亮。

特殊的生存环境哺育和造就了高原民族,藏族先民以他们的勤劳、勇敢、善良和智慧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藏地文化。

游牧文化,一朵绽放在世界生态文化领域的奇葩 

藏族作为青藏高原的土著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地域生态文化。

其中游牧文化可谓是一朵绽放在世界生态文化领域的一朵奇葩。

在藏族生态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根植于民众心理的民族信仰同外部的自然条件和生存需要相结合,不断演化成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民俗事项。

在藏族的经济结构中牧业是极为重要的生存和生产方式,同时也是藏族文明诞生的摇篮之一。

游牧信仰和游牧文化,对藏族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藏族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意识中,可以发现人类这一主体与自然这一客体之间的关系及所持有的态度。

藏族传统的生态文化深深地积淀在藏族民众的内心深处,其中有关崇敬自然、敬重生命的价值观、与自然世界和谐相处、节制简朴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现今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家畜、黑帐篷、酥油、糌粑……构成了灿烂的游牧文化,传统的游牧是按自然变化而行、逐水草而居。

简言之就是循自然规律迁徙,是一种既放养家畜又保护草原的生产生活方式。

高原牧户随四季的变化,都有自己固定的草场。

春季是喂养和照料牲畜的季节,尤其在初春,新的牧草还未长出,去年的牧草已基本啃食完毕,不时有飘雪降落,须拿出饲料喂养较为瘦弱的牲畜,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春末,新鲜的野草翻绿,是羔羊、牛犊和马驹欢蹦嬉戏的时节。

每年5月底到6月初,海拔较高的草原地区进入暖季,气温渐高,草场早晚气候凉爽,又无蚊蝇滋扰。

喜凉怕热的高寒地带牲畜,不仅适宜这种气候,也能充分利用高山草原的牧草资源。

此时,冬季的大面积草场无牲畜放养,有利于牧草生长,也让各种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组成的生物链及生态系统得以充分发育。

高寒草场的夏季,各种植物迅速生长,是喂养牛犊、收集乳制品的最佳时期。放牧一般早出晚归,让牲畜充分食用生长极快的牧草。

早晚放牧于高山草地或灌丛草地,中午天热时放牧于湖畔、泉水及河边。

有时大量的岩羊、鹿群等野生动物与家畜遥遥相伴,甚至混群,情景颇为壮观,对此牧民们不去干扰,也不会去猎捕。

8月底到9月初,高寒草场天气渐冷,远处高山上的雪线会逐渐下移,夜里不时飘雪会把草场覆盖,待中午又会融化。牧草停止生长,草质变得枯黄。

此时,牧民会驱畜进入秋季草场。在继续收集乳制品的同时还要收割麦草,采集饲料。

历史上,每当秋末冬初,牧区的人们驮着大量的牛羊肉及乳制品,到农区换取青稞、小麦、芫根等农作物或其他商品。这种物资的交流促进了农、牧区生活必需品的补给,也增进了地区间的友好往来。

10月下旬,人们赶着牲畜进入冬季草场,一般为海拔较低的平地或山沟。

这些地方通常是避风向阳,气候温和,牧草系旱生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它返青迟,枯黄晚,性柔软。

牧草经过一个暖季的保护,已长高长齐,足够家畜在漫长的冬季食用。放牧选择草场时采取“先放远处,后放近处;先吃阴坡,后吃阳坡;先放平川,后放山洼”等方式。

在漫长的冬季,人们会收集肥料和足够的燃料(牛粪),并精心照料牲畜。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牧民们总结出了在不同季节,利用不同草地放牧的经验,如“春季的牲畜是病人,慈悲的牧人是医生”;“夏季放山蚊蝇少,秋季放坡草籽饱,冬季放沟风雪小”;“冬不吃夏草,夏不吃冬草”,“晴天无风放河滩,天冷风大放山弯”等。

总之,放牧是按四季的特点和牲畜的状况来选择牧场循环迁徙的过程。无论严寒酷暑、阴晴雨雪,“牧人跟着畜群转,畜群随着水草走”,这种循季节变化游牧的生活,是牧人恒定的路线,不变的轨道。他们成为自然规律忠实的执行者和维护者。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老体衰的牛缓慢地行走,它们不同于别的牛健壮、毛色发亮,而是行动迟缓,毛色黯然,这些通常为放生牛。牧民们每年会选择部分牲畜放归山野或长期照看。不宰杀也不出售,直至自然死亡。

在悠久的藏地文化中,人们认为放生是积德造福、解灾增寿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