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囊谦新闻 > 要闻

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林草行动方案发布 到2025年我省森林覆盖率达8%以上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3-10 阅读次数:0

  3月9日,省林业和草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青海省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林草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目标,到2025年我省森林覆盖率达到8%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5300万立方米。

  根据《行动方案》制定的近期目标,到2025年,我省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为中下游地区提供源源不断、清洁丰沛的水源,冰川雪山等水资源储量得到全面保护,水土流失、冰川退化、冻土消融等威胁生态安全屏障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重点生物物种资源得到全面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实现稳定良性运转,森林覆盖率达到8%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5300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8.5%,湿地保有量不少于510万公顷;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不少于40%;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35万公顷。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建设有序推进,保护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青海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初步构建。政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法治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等机制全面建成。

  绿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巩固和发展以枸杞、沙棘、中藏药材、藏茶、冬虫夏草等为主的优势特色林草产业,大力发展以自然保护地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林草生态旅游人数力争突破2000万人次,林草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到2035年,通过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全面升级,青海省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高,生态稳定性明显增强,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基本绘就。

  《行动方案》共分为三个部分,通过近期目标和中远景目标的实施,推动我省草原、湿地、森林、冰川、荒漠生态系统实现有效恢复和全面改善,草地退化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森林质量不断提升,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恢复,水源涵养和流域水供给能力持续提高,高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功能稳定性显著上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加强,林草生态治理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初步形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典范。(赵俊杰 王菲 宋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