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囊谦新闻 > 要闻

囊谦卓根玛、牛角胡、热巴舞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4-18 阅读次数:0

卓根玛


      一、分布区域

      囊谦卓根玛流传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根据地理位置等可以分为囊谦南部林区卓根玛和东部农区卓根玛,其风格大同小异,南部林区卓根玛分布在吉曲乡、白扎乡,东部农区卓根玛分布在香达镇、觉拉乡。

      二、历史渊源

      口传身教的“囊谦卓根玛”起源于1119年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佛教传入藏区,当时囊谦社会因公元841年唐武宗时期吐蕃帝国崩溃后,成为宋代的囊谦小邦,处于半独立状态。由“囊谦加宝”一系统治囊谦及整个玉树地区,到玉树和平解放传承了68世。从佛教传入藏区以来,囊谦已处于“囊谦加宝”的统治之下,期间“囊谦卓根玛”开始在民间流传,盛行于清代中期乾隆年间。关于白扎卓根玛,相传800多年前,噶玛巴一世活佛曾接受白扎村民的邀请前来观礼摸顶,此后凡有高僧大德路过此地,白扎村都有献舞的习俗,历史上白扎卓根玛舞蹈只有得到囊谦千户的允许方可表演。白扎卓根玛只传本村人,从不外传。清代嘉庆年间,由囊谦县尕尔寺第七世活佛尕尔仁波切成林永嘉搜集整理。据考证,整理出的“囊谦卓根玛”约38个曲目,现已失传。1998年以来,由吉曲乡籍人士布才哇、扎西才仁搜集整理出了22个曲目。



      三、基本内容

      “囊谦卓根玛”的原生态是用藏族康区藏语创作的。“囊谦卓根玛”主要以“颂歌”加“舞蹈”的形式表现,说唱内容从“颂山”、“颂神”、“颂天”、“颂地”、“颂五谷丰登”、“颂六畜兴旺”等,颂扬世间美好的事物,歌词对仗工整、押韵,内容健康丰富

      四、器具、服饰及作品等

      “囊谦卓根玛”是以歌伴舞,传统是歌必须由舞者自唱,不能有伴唱,可以清唱伴舞,也可以乐器伴奏自唱起舞,用于伴奏的乐器有:笛子、牛角胡、鼓、笛子。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器乐,“囊谦卓根玛”以F调和G调应统最广;牛角胡:与汉族的二胡相比,音桶较大,制作粗犷,音色低沉;鼓:也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族打击乐器,“囊谦卓根玛”以鼓点声威节奏,是伴奏的三种乐器的主角。

舞蹈服饰是整个藏区中囊谦县独有的藏族服饰。

      (1)男服饰:头戴红绳和头发辫结的黑红相间的盘头长辫,藏语成“杂罗”,身着:内着白色丝绸长袖衣,外着酱红色氆氇藏袍。绸制彩腰带,腰带上戴以皮质材料缝制金银打制、珊瑚装点的火镰、藏刀和弹夹,下着白色丝绸灯笼裤,灯笼裤面缝制了各种对称的吉祥图案,脚穿皮质藏式长靴。

      (2)女服饰:头戴底饰用头发梳理出50—60个小发辫,两鬓有金银饰制藏式发夹,头部后中间有藏式绸缎缝制的长条装饰至腰部,顶部有三个“琥珀”,藏语称“贝西”,琥珀以下至腰部的装饰绸缎条上逐个“1”字排列的“绿松石和红珊瑚”装点。身着红色丝绸长袖衣,外着黑色氆氇缝制的藏袍,腰束系囊谦特色的金银铜打制装饰的皮腰带,藏袍前襟有银丝编制的2-5根银链,以蝶形状对称配戴,腰带上还有金银铜打制的女士藏刀和藏式钱夹,脚穿皮质中腰藏靴。



      “囊谦卓根玛”是用康区藏语传承独特的囊谦藏族舞蹈,其舞蹈部分有九姿八风。舞蹈表现九种姿态为:媚态、英态、丑态三种为身技,猛烈、嬉笑、威胁三种为口技,悲悯、愤怒、和善三种为心技。舞蹈的八种姿风为:妩媚、凶猛、豪迈、恻隐、可厌、可笑、奇异、恐怖。九姿八风在舞蹈时把心理活动表露于语言和动作上。

 “囊谦卓根玛”的表演场合和时间较固定,在迎送活佛、官员、贵宾等固定的场所以及逢年过节等固定的时间来表演,从而以渲染场面的降重和节日的气氛。

  因“囊谦卓根玛”中有涉及宗教内容,文革期间“囊谦卓根玛”的传统遭到严重破坏,传唱舞蹈被禁,近20年无人参与。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谢世,能系统完全的表演艺人已所剩无几,原生态的“囊谦卓根玛”出现传承危机,传承人后继无人,处于失传边缘。目前“囊谦卓根玛”只有4位传人,年龄均在65岁以上。



牛角胡锅庄

牛角胡锅庄以为数不等的领舞者手拉,由野牛角制成的牛角胡,领着舞者围成圆圈,边拉边唱,悠扬的牛角胡音与稳健的舞步浑然一体,且歌且舞,男性着肥大筒裤犹如雄鹰粗壮的毛腿,女子身着艳丽长袖,犹如天仙下凡。侧身拧腰搓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犹如雄鹰展翅;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传统节日有《桑巴卓玛》、《萨群群》、《阿若劳群》(年轻朋友)等。



热巴舞

热巴舞,集歌舞、杂技、气功于一体,在藏区歌舞中自成一体,流行于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甘肃藏族聚集区,是一种由鼓钹(单钹),锣伴奏的集体歌舞,技巧性强,初时舞姿轻捷,高潮时感情奔放,动作粗狂有力。囊谦热巴舞吸纳了其他地区热巴舞的一些特色,同时在唱词和动作上有所创新,具有稳重大方,舞姿优美多变,演出程式成套等特色,历史久远,但长期以来时断时续,一些传统节日随即失传,近年来又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探索恢复。据考证,康区热巴舞始于囊谦觉拉,后传于西藏丁青,盛于丁青。



      “热依”介于“热巴舞”与“依舞”之间,既有“热巴舞”的奔跑跳跃,又有“依舞”的摔袖、舞步。但既不同与“热巴舞”,又与“依舞”有区别。其主要特点是,动作要与唱词相符,唱词和动作一致,表现挤奶、打酥油、收割庄稼、打碾等生产节奏;骑马、射箭、舞刀等娱乐行为以及模仿动物的各种动作。传统节日有《阿叶索南措》、《达夏巴达拚》、《小鸟舞》等。身上所配饰物与玉树其他地区基本相同,男发结长鞭盘于顶,脖带少量珊瑚、猫眼石及松石,左腰佩刀、右腰火链。女发从头两边各梳编成50条左右细小辫子从面部垂下披于肩,在发梢处用以雕刻精美的方形或圆形银制饰品聚拢发梢,称“朵增”再挂五彩线穗。在头顶部饰三颗拉比(琥玻),中间用小颗珊瑚及松石点缀做成小垫,延伸至发梢的“朵增”。额发佩至眉头,沿眉毛往两边编成小辫,在左右脸颊上方用珊瑚、松石装饰并固定。旧时女子如不装饰头发及佩戴戒指,认为不吉利。脖挂珊瑚、猫眼石及松石等项链,一般一圈,多至三圈。右腰带佩刀、中间带巴恰,腰两边带“罗勒”左右各一、右挂“彭给”、左挂“卡秀”,腰上系恰麻一条,玉树其他一些地区系上下两条。两条银制穗链从腹部“巴恰”处自然呈弧形连接至两边的“罗勒”。穗链随迈动的步子“沙沙”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