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商扶贫

囊谦人衣食住行风俗习惯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9-05 阅读次数:0

 

一、囊谦特色民族服饰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从它产生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要素:实用性和审美性。因此,服饰的式样、花纹、质地和附属饰品,随着各地区、各时代人们的实际运用而不断衍变,服饰的审美观点随着各地区、各时代文化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服饰文化上,传说囊谦加宝系格萨尔三十大将中的执·噶德·曲军泊纳的后裔,此大将身披黑毛斗篷,受其影响。囊谦地区自古不论男女都有穿黑色藏服的习惯,当地藏袍上装饰的黑颜色边幅也源自于此。囊谦地区民族服饰特点为:

长袍  囊谦的长袍款式大方实用,日遮体,夜御寒,有男女之分,也有冬夏之别。长袍均以三幅两襟开摆式,平肩宽袖,大衣襟、右襟窄、左襟宽大盖右襟,右腋下有扣,多以银、珠、铜为扣,有的男式袍以彩带扎结系住,袖系手尖约1 5厘米。女袍多以氆氇为主料,颜色多以黑色为主,这也是囊谦地区的一大特点,囊谦牧区的长袍称为“扎巴”。夏袍为羔羊皮做成,冬袍为较厚的老羊皮,为适应牧区高寒气候,此袍一般不挂面子。袍长为冬长夏短,不易换派。故人曰“一袍在身,寒暑不易”,男女式袍以红、蓝、黑三色为镶边,镶边历史悠久。

囊谦地区妇女的内衣衬衣以各种颜色的绸、丝、纱、印度棉绸为料(但不包括桔黄、浅黄两色,因桔黄、浅黄只有僧人才能用)。款式有两种:一种领柱为单扣,双扣和三排扣,另一种是宽边圆形翻领。男衣则有衬衣和短褂两种。短褂用金线锻镶连,一般用毛料、呢子、灯心绒等为面料,有单夹、棉皮之分。

配饰  囊谦人的配饰由金、银、铜、珊瑚、玛瑙、翡翠、松耳石、珍珠、宝石等制成。一套服饰的佩饰可达10万元,甚至更贵。囊谦人的佩饰可分为头饰、首饰、腰饰等。

(1)头饰:有发饰和头顶饰。譬如珊瑚、琥珀等做成的顶在头上的各种装饰品,也有金、银、铜珠等做成的。

(2)首饰:可分为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囊谦人戴的耳环多是金银包珠,戒珠不仅是装饰品,又称“驱环”,有避邪之意,其更主要的意义在是爱情婚姻的信物,表示婚姻状况,项链主要由九眼珠、珊瑚珠、绿松石、黄琥珀等制成,有的价值几万元,此外,还有一些特有的佩饰。“噶吾”曾是护身符,经百年衍变,现在也是佩饰之一了,其质地差别极大,金、银、铜、铁做的都有。

(3)腰佩:由金银嵌珠,镂容花纹嵌各种珠宝,宽带形系于腰间,也有长条形垂于腰下,腰刀是康巴男女随身佩戴最普通的装饰品,男式腰刀宽而长,横插腰间,女式腰刀窄而短,15厘米以内竖挂于腰侧。刀鞘与刀柄均为银嵌珠,浮雕纹饰,十分精巧。它不仅是防身工具,也是一种装饰品。

二、传统饮食

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牛羊肉饮食“四宝:这是藏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食品。襄谦也和其它藏区一样,农牧民群众食品多以牛羊肉和青稞炒面为主,辅以酥油、酸奶和曲拉(干奶酪)等奶产品。

糌粑  糌粑(俗称炒面,以青稞为制作原料)“红糖再香,不如糌巴长久”。千百年来,藏族代代繁衍生存下去的主要食物靠糌粑。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晒干炒熟,放入水磨中磨成粉,炒青稞的过程非常复杂,也最有特色,甚至带些舞蹈动作。吃糌粑的方法为:在碗里放适量的茶水,搁一块酥油使之溶化,再和入糌粑搅拌而成“玛巴”。抓糌粑时,大拇指扣住碗沿,其余四指不停地转动,待酥油与糌粑拌匀,捏成小团食用。也有一种吃法是用糌粑和奶渣,里面放些牛羊肉、萝卜、油菜叶等熬成粥,藏语称为“土巴”以代替主食。

糌粑具有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等特点。它不仅是藏族人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宾朋的主要食品,被称之为藏族人的“快餐”。

在宗教节日里,糌粑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在举行盛大活动煨桑时,人们不但要往火里撒点水,还要投入糌粑。

酥油茶  酥油茶,藏语叫恰苏玛,意思是搅动的茶,是以它特殊的制法而命名。酥油茶的原料是酥油、茶和食盐,茶有砖茶和伏茶两种。酥油茶香醇甘润,营养价值极高。因为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是很适合高寒地区饮用的一种佳品。酥油茶的茶汁很浓,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还是一种预防感冒的优良饮料。

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砖茶用水深煮久熬成汁后,过滤茶渣,把茶水倒进不会生锈的陶制容器内备用。打茶时,在装有开水的锅壶中放进一些已熬好的浓茶,并加进少量食盐加热,倒进“董莫”(酥油茶桶),放入适量酥油用力将上下搅拌,搅到酥油和茶水混匀之后,又倒人壶中稍加热,便成为香喷喷的酥油茶了。如果是新鲜酥油和上等伏茶,打出的酥油茶色香味美。打酥油茶时也可放一点牛奶或奶粉,然后搅匀,喝起来更是别有风味。若是陈旧的酥油,搅拌时放进一个生鸡蛋,便能消除陈旧的酥油味儿。

藏族人喝酥油茶也有一套规矩。客人进屋坐定后,女主人或子女必须取出珍藏的瓷碗端放面前,恭敬地把酥油茶斟上。倒茶时,先将茶壶轻轻晃动数次,壶底必须低于桌面。客人喝茶前,要用无名指沾茶少许,弹洒三次,表示祭奠神佛。饮茶不能太急,也不能发出声响,否则会被讥笑为“毛驴饮水”。要缓缓吹开浮油,分饮数次,饮大半,留小半,女主人斟添上再喝。藏族谚语讲“一碗成仇”,所以饮茶三碗为吉祥,不能喝一碗就走。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待主人端到你面前才接过茶喝。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你喝了一半,再喝不下去了,主人把杯里的茶盛满,你就摆着,告辞时一饮而尽,这样,才符合藏族人的习惯和礼貌。

藏酒  囊谦自酿的青稞酒,藏语叫“羌”。藏酒的酿造方法是,首先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再放至簸箕里,倒水洗净,但不能在水里洗的时间过长.然后将洗净的青稞倒进锅里,加入多于青稞三分之二的水煮。当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烧得过旺,边煮边用木棍不停翻搅,便于锅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随时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儿,如还捏不烂,再加上一点水继续煮,煮到八成熟时,把锅从火上拿下凉却20-30分钟,这时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温热时,摊开在已铺好的干净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匀酒曲。撒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则会使青稞酸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就会发酵不好。撒完酒曲后,先把青稞装到锅里,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在夏天,两夜之后就发酵;冬天,则三天以后才发酵。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假如一天后还没闻到酒味儿,就说明发酵时温度不够,应在一个瓶子中装上开水放进青稞中,或把热水袋放在酿酒锅下面保暖。发酵后,揭开包在锅上的保温层,要使已经发酵的青稞泠却,这样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后,把它装入滤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需要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4个小时后就可以过滤:如果不急用,就把锅口和过滤嘴封起来,需要时随时可加水,便成了青稞酒。

青稞酒色淡味酸甜,酒精度约15-20度,分头道、二道、三道酒。第一次加水酿的酒,称为“头道酒”,水应加到比发酵青稞高度6厘米。头道酒味等级特别浓,口味醇香,包泽黄里泛青,喝后觉得全身酥软,血液流畅。第二次加水的酒,称为“二道酒”,水应加到和发酵青稞一样高。酒味稍淡些,酸甜,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第三次加水而成的酒,称为“三道酒”,酒味很淡,清澈见底,这种酒通常被做为解渴的饮料。

牛羊肉  藏族人普遍爱吃肉,以牦牛肉、绵羊肉为主,牧区藏族的牛羊肉食用量,每人每月在60斤以上。宰杀牲畜多在初冬进行,此时牛羊正肥,有利在高原的寒冬季节冰冻。宰牛的方法主要是闷死,目的是使血留在体内。杀羊时先缠处四脚,然后用短刀直刺心脏。肉有生吃、风干吃和煎、炒、煮等几种吃法。

藏族人只吃偶蹄类牲畜,不吃奇蹄类牲畜,如马、驴、骡肉等。他们不爱吃山羊肉,认为山羊肉伤肾,有“山羊肉上不了席”之说。狗肉更是藏人深恶痛绝的,骂人就说是“吃狗肉的”。老一辈人普遍不吃鱼,认为鱼是龙或水神的化身,当然这也与藏族虔信佛教、忌讳杀生有关。

 “手抓”肉  “手抓”就是将带骨的大块肉投入锅中,用旺火煮开稍许可捞出供食,因为要用手抓着吃,故名。吃“手抓”必须一手执刀一手抓肉,大口大口地咀嚼才过瘾。藏族谚语云:“牛吃肋巴,羊吃胸岔”。牛肋巴肉细且香,羊胸岔肥而不腻,是手抓肉中的上品。据《健康报》载:吃这种半熟的开锅肉,要比吃煮过头的肉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吃来鲜嫩可口,油而不腻。

风干牦牛肉  牦牛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终年栖息于人迹罕至的高山盆地、高寒荒漠草原等环境中,所饮用之水为高原无污染的矿泉水,吃的是冬虫夏草等百草。牦牛肉是青藏高原的特产,营养价值极高。牦牛的角、骨、骨髓、舌、喉头、心、胆、肝,到血、肉、皮毛等不同的部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风干肉是牧人储存冬肉的一种方法,也是冬春季节的传统食物。因为羊只肉少,风干后不但无多少肉可食,而且一掰即碎,因而风干肉的传统原料主要是牦牛肉。在囊谦的定居藏人,多将牛肉切成条状,装入用当地的红柳枝编成柳篓里。较大的柳篓,可装四、五百斤牛肉。这种柳篓由于体积较大,在游牧民使用并不普遍。大多数牧人则把牛肉条整齐地挂在账前的绳子上。冬春季节,家家都会挂着一排排干肉条。风干肉不加任何佐料,用的仅是鲜生肉。风干肉能吃到来年夏天。它帮助牧人度过青黄不接的季节。风干肉松软可口,是囊谦的一道风味美食。

酸奶  又甜又香,酸溜溜的,容易消化,又容易吸收,还有驱杀肠道中腐败菌的作用,一生若不断吃酸奶,还可延年益寿。酸奶有两种:一种是奶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炼过酥油的牛奶作的。酸奶是牛奶经过糖化以后的食品。经常吃酸奶的人不腹胀,肚里很少有咕咕作响的腐败气体:吃酸奶还不产生便秘,酸奶中含有乳酸、脂肪酸、蛋白酶、糖粉等,比牛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奶茶  是藏人招待客人时的饮品,到囊谦农牧户人家,就会给客人呈上可口的奶茶。有一种说法:奶茶有营养、喝奶茶能清心降火、消食便通之功效。如不喝奶茶,身体就会不舒服。

牛奶是生活在囊谦地区的人们不可缺少的食品。牛奶除制成酥油、酸奶、奶渣食用外,人们也食用鲜奶。奶渣是牛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的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

除了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牛羊肉、酸奶、奶茶等传统小吃外,囊谦地区尚有以下特色小吃:

“着玛麻格”  “着玛”即人参果,俗称蕨麻,别称“鹅绒委陵草。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根肥厚,肉质呈纺锤状。匍匐茎细长,节上生根,舍糖类、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元素。营养丰富,食用、药用均属上品。“着玛麻格”是藏族在接待贵宾、活佛时的食品,一般是在饭后当做茶点零食对待,不与肉同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人参果煮熟或蒸熟,盛入碗中,撒上白糖,然后把酥油放入锅中加热溶化,均匀地浇在煮熟或蒸熟的人参果上,搅拌后即可食用。加入炒面后与人参果拌着食用味道更佳。

“玖玛”  意为“血灌肠”,藏族民间传统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刚屠宰的牦牛血盛一盆内,再加入炒青稞、糌粑及适量的食盐和野葱等佐料以及肉块搅拌均匀,然后灌入干净的牦牛肠或革肠子里,两头用绳扎紧,放入水锅中煮熟即成。玖玛营养丰富,味道香糯可口,保存期长,食用方便,因此人们外出耕种、放牧或走亲访友均可随身携带。

“确来”  意为“芫根汤”,有养胃、助消化、制氧、消肿、调理脂肪肝的功效。芫根是一种块根植物,舍有丰富的糖类、淀粉和维生素,味甜,既可食用,也可作牲畜饲料,还可制作饮料,亩产可观。芫根汤的制作方法为把芫根洗净切丝,在锅中放水加热至沸腾,放入芫根,煮一会后放入一点炒面、牛(羊)肉丁、盐,再煮一会后即可食用。此外,芫根可生吃:如挑出最小的芫根,在芫根汤中煮熟、捞出晒干,反复几次至芫根颜色变黑,再晒干后吃,叫“祖涌”;把芫根直接放入芫根汤中煮熟食用,叫“龙布”。

“查夏”  意为蒸血块,制作方法为在活牛的脖子上割开一个小口子,用盘子盛新鲜血,然后让其自然凝固成块状,切成小块,放入锅中蒸熟即可食用。此外,还可以在血块中放入干肉丁或鲜肉丁或肥肉等搅拌后让其自然凝固,再蒸熟食用:可以把蒸熟后的血块与酥油或酸奶或炒面糊糊蘸着吃。

“肖格”  意为酸奶汤,有醒酒、养神之功效。制作方法为把酸奶倒入锅中,加入凉水,放入炒面、肉,加热并不停搅拌直至沸腾,即可食用。

“乃东”  意为青稞饭,跟东部农业区的“麦仁饭”相同。制作方法为把青稞放人一个容器中,用木锤杵,直至去掉外皮后,用肉汤煮熟食用。此外,将青稞炒熟后煮汤喝叫“于措”;将刚饱满的青稞煮熟食用叫“苏”。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囊谦藏族的食物结构、食品种类、饮食习惯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品种越来越丰富,质量越来越考究,大米饭、馍馍、饼、面条、饺子,各种炒菜,各种油炸面等走进千家万户,受到普遍青睐,已成为藏式食谱家族中的新成员。

三、民居

在囊谦,从事放牧的牧民一般住牛毛帐篷,其中少数牧民冬天住房屋。农业区的群众则普遍住房屋。

牛毛帐篷藏语称“扎”或“巴”,用牛毛褐子缝制而成,其特点是结实耐用,柔韧保暖,容易拆迁,便于驮运,不易漏水,防虫防腐,非常适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帐篷宽约5至6米,长约10米左右,顶有帐脊,中有帐坡,帐脊和帐坡呈斜线,下有垂直及地的帐壁,整个帐篷由左右两大片连接而成,里面靠一根横梁和二根柱子支撑,外面用八根撑杆和十六根拉绳拉开绷紧,由四方八角构成的长方形的大帐篷,外观高大而里面宽敞,帐顶留有采光和出烟用的长方形天窗,天窗上缝有窗帘,可开可合。在靠近帐门的中心位置有石块砌成的藏灶,当地藏民称“塔卡”。“塔卡”呈长方形,上有三至四个灶孔,可置放锅和茶壶。灶膛一端有一平台,可置放储水锅等灶具,平台后面可储放牛粪,灶膛后壁有一斜坡状缺口,可往灶膛里拨牛粪。灶前有一灰池,专门储放牛粪灰,并可利用其余热烤火取暖或加热茶水。

牧民除普遍使用牛毛帐篷外,大多还备有平时用的白布帐篷。比较富裕的人家还备有专在节庆集会和野游时用的六角和八角形的彩帐。彩帐的帐脊、帐坡、帐檐及帐壁的连接处均以黑布或蓝布压边,在帐坡和帐壁上镶有八宝图、长寿图等各种藏式吉祥图案。帐檐有彩绸缝制的彩色帷檐。有的还在帐檐处挂一圈彩色丝穗,在帐檐下方用彩绸装饰出彩虹般的条纹,把一顶帐房装饰得绚丽多姿,异彩纷呈。这种彩帐,除主要在集会时使用外,夏日炎热季节,还下扎在草滩上避暑纳凉。玉树彩帐造型美观,图案醒目,装饰华丽,色彩明快,民族特色浓厚,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

帐篷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其形状有翻斗式、马脊式、平顶式、尖顶式等种类。在迁徒频繁的游牧生活中,藏族牧民的“家”是驮在牦牛背上的。因此,人们无论走到哪里,只需要把帐篷铺开,将其四角的牦牛绳子系在钉入地下的木桩上,然后在帐幕中穿入一梁,用两根立柱支在梁下,一座高可及领的“住房”便拔地而起。这种简陋的牛毛帐逢虽与现代化的居室相差甚远,但它毕竟是牧民遮风避雨的理想住宅,有冬暖夏凉的特性。

黑帐  黑色牛毛帐篷通称,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或长方形。牛毛帐篷是牧民普遍使用的,是用牦牛的长毛织成的。帐篷料有25厘米宽、长短由帐篷的大小而定,然后把若干幅料缝成两片,两片相接的缝隙有60厘米宽,顶部当作天窗,相接的两边都用白色帐篷料镶着,这样两片相接以白对白。牧民忌讳黑对黑相接,因此,帐篷门帘是白色的。帐篷大小根据家庭人口和条件缝制,没有一个特殊规定的模式。据说最大的帐篷由九个大块组成,但是现在最大的帐篷也只有四大块,能容纳百余人。

花帐  黑顶白围帐篷通称,这类帐篷的顶部、门帘、天窗等用黑色牛毛织就,其余的用白布缝制而成。它具有明亮舒适之感,多用于赶集聚会或节日之时,用旧了作旅行帐。

布帐  白布帐篷,是牧区趋于高档的一种帐篷。帐篷顶上还搭有一个比帐篷占地面积稍大的布,是用来遮阳挡雨的。布帐常用接待贵宾和娱乐之所。布帐从款式和做工都非常讲究。帐篷门顶及两边刺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多为火焰宝、八宝图、花狮子头等。有些还带有庭院.这种帐篷只用于公众集会的大型活动。

悬幕帐藏语称“阿顶”  是一种最为简便的帐篷。它只需一柱一梁便能支架,通常用来作朝圣等徒步旅游之用。此外,还有“杂色帐”,是用各种绒毛织就的,系随用的简易帐篷。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农区和村镇的房屋为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土木结构的房屋用土坯砌墙或夯土筑墙。石木结构的用石片或石块垒墙,用灌木枝或石板铺在椽子上,然后上泥覆土,均为方形平顶房。普通民房盖三至八间,由“加孔”即厨房,“泽孔”即仓库,“然色”即客厅,“年孔”即卧室,“巴强”即堂屋,“切孔”即供佛室及“吉孔”即牛粪房等组成。其中“然色”宽敞明亮,讲究室内装饰,摆有华丽的藏柜,床上铺有藏毯,既是平时用房,也可当作会客室。

除少数房屋为三层楼外,一般民房均为一层或二层楼。过去,除千百户、活佛以及富裕人家的房屋颇具规模和比较豪华外,一般民房都比较简陋狭小。

房檐的“保勒”和“嘎村”体现了囊谦藏式民房的独特风格。从正前方伸出的约40公分的正方形椽头藏语称“保勒”。“保勒”的椽头饰白色,椽身为红色或墨绿色。椽头之间长约25公分的隔板藏语称“嘎村”,每块隔板饰以不同的几种颜色。在“保勒嘎村”下有约8公分宽的衬底木板。有些房屋,在第一排“保勒嘎村”下面还有一至二排“保勒嘎村”。在门楣和窗楣上方也有一至二排“保勒嘎村”。窗棂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框架,框架内用木条拼成菱形、双环形、吉祥结等各种图案,并饰以各种颜色。房内柱头和大梁上饰有各种装饰图案,柱身浍红色或上红下绿。

在深山峡谷地带还可以见到用石块垒砌的形似碉堡的碉房。这种碉房组成的村寨,小的十户、八户,大的几十家。有的座落在高高的山包上,三面临崖,一径相通。有的座落在陡峭的山坡上,依山就势,鳞次栉比。碉房石墙上窄下宽,呈坡状,皆为长方形平顶建筑。除少数系三层外,一般为两层。凡三层者,一楼多用于堆放皮张、牛粪、柴草及圈养牲畜;二楼住人;三楼除堆放粮食及家具外,专辟一室供佛。较大的碉房,一楼通常隔成两大间。二到三楼每层隔数小间。从一楼到三楼,均留有一较大的方孔,下设一木梯,供人上下。楼顶亦有一个仅容一人上下的方窗,供纳凉、瞭望或晾晒东西。内墙多糊有泥巴。门框、门扇亦多彩饰。老式碉房的结构和装饰大都比较简单。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修的碉房,其窗户更大,而且无论两层或三层,每层向阳的一面,大多留有阳台,周围用石块砌出高一米左右的拦墙,用于晒太阳或纳凉。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新型建筑材的使用和新的建筑技术的运用,使囊谦城镇和农村的房屋建筑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保持藏式建筑特色和风格的基础上,不少人盖起了以砖砌墙或以钢筋水泥为材料的新式藏楼,这种艳丽典雅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房称之为玉树花楼或藏式阁楼。进入21世纪后,在人民政府的倡导和资助下,结合新农村建设,为牧民群众投资修建居民新村,集中安置牧民居住,使牧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四、行旅

50年代以前,牛和马是囊谦交通运输的全部载体。外出远行除步行赶路外一般以马代步,至于商贾往来驮运货物,牧人迁窝搬家,农区送粪运粮等,皆靠牛驮马背。其路程也是以“马站”、“牛站”计算,而不是以里程论长短,通常以马的日行为一马站,以牛的日行为一牛站。解放前,仅结古通往各地的长途驮载道有5条。往西藏可达昌都和拉萨,往甘肃可达临洮,往四川可达甘孜、康定,在青海省内可达湟源、西宁等地。据史料记载,结古至拉萨约76牛站;结古至西宁约40多牛站;结古至康定约40牛站。

大凡长途驮运,每天都要赶几十里路,搬上卸下几十驮货物,还要拆架帐篷,烧火熬茶,饲放驮牛,冬天爬冰卧雪,夏季风雨兼程,盖天铺地,露宿野外,其苦其累难以言状。

出行除了主要以马代步外,还可骑牛代步。供乘骑的牦牛藏语称“那洛”,多为无犄角而易驾驭的高大健壮的牦牛,穿透的鼻孔里套有一环状牛鼻圈,备有牛鞍具。由于牦牛行走缓慢,加之奔跑起来摇晃不稳,所以真正骑使的很少,只有在赶着驮牛群搞远途运输时才偶尔骑一段路程,权当缓脚谢步,使走累了的人得到片刻休息。在牧人搬家的长途迁徙中,往往在“那洛”背上吊两个柳筐,里面铺上羊皮,让孩子坐在里面,晃悠在缓步慢行在牦牛背上,或酣睡、或玩耍,既舒服又快乐。

由于长期的牛驮马载,囊谦人对乘马和骑用牛偏爱有加,平时骑用时为自己的坐骑配上华丽的鞍辔,精心饲养呵护,及至它们年迈不能役使时也细心饲养,从不遗弃或宰杀。

囊谦地处高藏高原腹地、澜仓江上游,素有“山宗水源”之称谓,复岭沓嶂,危崖耸立,河谷纵横,急流湍悍,形成了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要跨越大河险谷,除靠吊索、吊桥外主要靠皮筏摆渡。特别是由于通天河下游峡峻滩险,水流湍急,漩涡连环,加之水流落差大,所有渡口无不险象环生,其中尤以西宁至结古必经的直门达渡口最为险峻,古老渡口的急浪险涛不知吞没了多少人畜的生命,甚至有不少筏工也葬身鱼腹。

筏工所用的皮筏,皆为牛皮筏。这不仅因为玉树高原牦牛多,原料来源容易,更重要的是牛皮厚实耐磨,且筒子较大。制做皮筏要将牦牛的头、蹄砍掉,再将皮囫囵剥下,用盐水或酥油脱毛,然后在牛脖子和四肢皮口处涂上酥油,待其变软后,用细绳扎紧,用嘴对着小气孔将皮筒吹胀,然后用数个皮筒将一根根木椽串绑起来,一架皮筏便制成了。每筏可载重四至五百公斤。皮筏由于自身重量轻,摆渡灵活,通常只载行人及货物,行人的乘骑皆随筏泅渡。

每至冬季,当河水结冻后,宽阔的河面便成了沟通两岸的冰桥,冰面上处处有人们“架”起的“经桥”。所谓“经桥”,是在冰面上铺写或刻画“六字真言”等经文。玉树作为全民基本信教区,虔诚的人们有的将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呢石从河这边铺到河那边;有的用河边的细沙在冰面上铺写出“六字真言”;而有的则斧凿刀刻将神圣的“六字真言”刻于其上。铺写“经桥”除出于虔诚的信仰外,更多的用意则是为行旅之人祝福吉祥平安。

1954年修建了第一条西宁至结古的公路。随后的几十年里,筑路架桥,公路不断向各地延伸,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人烟稀少,山高沟深,公路难以修通的偏远牧区,仍然延续着牛驮马载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截止2005年,囊谦县干线公路玉树州及西藏自治区,县乡公路通达各乡镇,部分乡村也实现了公路“村村通”,交通运输得到很大的改善。

下一篇:民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