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囊谦藏医药发展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9-05 阅读次数:0

第三节  藏医藏药

藏医是藏民族医药学的简称。是两千多年来藏人民治病防病经验和知识的总结。藏医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吐蕃时期已形成体系。在藏王赤松德赞在位期间,藏医药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藏医学鼻祖宇妥·元丹贡布在集古代藏医的基础上,吸收四方医学精华,编著了《四部医典》。流行于藏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地区,并逐步受到世界医学界的重视。

一、藏医学理论

藏医学认为,人体內存在“隆”(气)、“赤巴”(火)、“培根”(土和水)三大因素,食物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骨髓、精液7种基础物质和粪便、尿、汗3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7种基础物质和3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隆”主气血、肢体活动、五官感觉、食物的输送分解和生殖机能等;“赤巴”主生发热能、调解体温气色,主管饥渴消化、胆识智慧等;“培根”主输送液体、调解肥瘦,主等味觉、睡眠和性格等。生病的原因在于环境、气候、饮食起居的影响及体内三大因素失调。

藏医学还认为,全身共有骨头360块,其中脊椎骨28块,肋骨24条,牙齿32颗。四肢大关节有12个,小关节有210处。韧带16处,头发有21000根,汗毛孔有1100万。藏医认为,人体有一系列管线系统。其中的白脉十分重要,《四部医典》对此有一段描述,说“从脑部脉的海洋里,像树根一样向下延伸,司管传导的水脉有十九条。”还有像丝线一般的连接脏腑的脉等,这与现代神经的概念颇相一致;而藏医所说的黑脉,认为它像树枝一样,有的与脏腑相连,有的与皮肤肌肉相连,其分支有大干脉,有小脉700条,更有微细的脉道遍布全身。这里所说的“黑脉”似乎并非仅指血管。藏医对人体结构有着具体而独到的解释,在各种传统医学体系中可谓独树一帜。

藏医诊断采用问诊、尿诊、脉诊和色诊等,基本类似中医的望问闻切。治疗采用内服和外治两种。内服治疗采取“寒者温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常用药是多种药物配制的成药;外治有针灸、拔罐、放血、灌肠、导尿、冷热敷、药物酥油烫、药物浴等。藏药约有1400余种,常用的基本有400种,大多为青藏高原特产。

二、藏医药发展

解放前,囊谦地区主要以寺院行医为主。寺院设医诊病施药,广结善缘,获取布施。行医僧侣被称为“拉杰”,并通过寺院的法流、家族和血缘关系向民间传播,学成后可在草原上设点诊疗或出门行医。在囊谦,比较出名的藏医有  、  、  3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医西药的发展,囊谦县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但藏医基本上沿袭以前的分布状况和行医方式,属于寺院的藏医仍由寺院管理。1958年进行宗教改革,原寺院医僧随之遣散民间,还俗务农(牧),部分人员仍在民间行医。1973年,囊谦县人民医院设立藏医科和藏医门诊。1986年,囊谦县藏医院成立。

囊谦县藏医院的尕玛扎西、扎西才仁和曲江旺索等藏医师,根据传统药方研制的“25味珊瑚丸”、“珍珠70味”、“松石25味”、“仁青坐台”、“仁青佐塔”等藏药,对治疗心血管疾病、脑震荡后遗症、高血压、甲乙肝炎、胃溃疡等症,效果良好。

囊谦山高沟深,河流众多,孕育了境内种类繁多的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据统计,境内有各类中藏药资源728种,蕴藏量达281万公斤。其中,药用植物600种,主要有冬虫夏草、贝母、雪莲、大黄、黄芪、秦艽、羌活、藏茵陈、柴胡、鬼臼等。药用动物121种,主要有麝香、鹿茸、熊胆、羚羊角、雪鸡等。药用矿物7种,主要有钟乳石、火硝、煤精、硫磺、寒水石、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