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夏秋交替,逐渐进入水痘、流感、诺如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各类秋季常见传染病高发季节。加之学校开学季,人群聚集风险加大,以及我县近日气温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因此,各学校机构要高度重视秋季常见传染病,坚持预防为主广泛宣传教育;医疗机构要加强传染病监测,发现病例按时限上报。
一、重点关注:
1、水痘: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至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疹”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至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水痘患者是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自发病前1至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接触患者12至21天发病。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秋冬换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症状要比普通感冒重得多。潜伏期约为1~3天,常在机关、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干咳、胃肠不适等症状。流感通常会加重已有慢性病的症状,并引起心肌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多种并发症。
3、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至72小时,通常为24至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4、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颜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以4~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重。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全年均可发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易发生集体感染。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食具、奶具、玩具、床上用品等传播。
二、防控建议:
1、幼托机构及学校规范开展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工作,发现可疑病例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上报至疾控中心,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对教室、宿舍等公共区域进行彻底卫生清洁和消毒。坚持预防为主广泛宣传教育,提早谋划部署,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健康,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学校疾病防控工作,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疫情应对准备工作。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青海省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按规范及时上报法定传染病病例。
3、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随着学校的开学,人群聚集风险加大,传播风险高、速度快,易出现新冠“高峰期”。
4、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水痘、流感等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提醒广大群众及学生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有效预防针对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