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囊谦新闻 > 囊谦新闻

学习二十大 我们的新时代•一座桥|扎曲河大桥,囊谦民族团结的象征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1-06 阅读次数:0

前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青海的最南端,有一块富饶的土地,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三江源,这就是神奇而美丽的囊谦县。囊谦有“藏陶故里、禅定之乡、青南明珠、秘境囊谦”之称,这里有六大河流、八大盐场、千古名山,其自然景观优美,文化积淀深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述囊谦生态环境和囊谦文化,中共囊谦县委宣传部和青海在线网推出“学习二十大  我们的新时代·七个一”系列报道,(即:一座桥、一条河、一座山、一条街、一个人、一座寺、一颗盐)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为囊谦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沿着214国道进入囊谦县城,必须经过一座桥——扎曲河大桥。走在新桥上,就会看到屹立在东边的老桥。这是一座民族团结的桥,也是囊谦县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草原上永不消失的彩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那么,扎曲河大桥就是囊谦大地上的一块精神标识。

——题记

青海在线网   (文图/刘志强)秋日的午后,安万扎美坐在大桥上向远方眺望,他会想起小时候没有桥时在铁索上滑行的那些日子。

安万扎美的家在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香达镇大桥村,他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同时,他还是大桥村扎曲河流域的管护员。他回忆说,小时候这里没有桥,要到河的对岸去,只有一个铁索滑过去。有时候也坐牛皮筏子,但很不安全,经常被大水冲走。

在南方,一座桥在人们的眼里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但在雪域高原,桥不仅是一个村庄的希望,更是一个地区民族团结的象征。

囊谦大地上伟大的文化品牌

十月末的囊谦,处处是一片金黄色,早晚的山尖白雪皑皑,但很多地方太阳一出来,雪就融化了。安万扎美站在大桥上说,这座桥屹立在这里已经40多年了,经历了这么多年,桥依然还在这里,但我们却老了。

今年53岁的安万扎美是土生土长的囊谦人,多年来,他的脚步从来没有离开过养育他的这片土地。25日早上,他吃过早饭后,就匆匆来到大桥上,观看河道里有没有垃圾,旧大桥附近有没有出现异常。这样的日子,对他来说,已经坚持了很多年。在他的眼里,大桥就像自己的生命,一定要保护好。

“大桥”一词是藏语的音译,意为澜沧江畔的村庄。这里流淌着澜沧江的支流扎曲河,一条河将村庄与村庄、村庄与大山隔开,要想去隔壁村庄那么就得过河,最早这里只有牛皮筏子,后来有了铁索,直到1977年,在大桥村开通了囊谦第一座桥——扎曲河大桥。

让我们把时光退到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为进一步加快经济建设和民族团结稳定,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囊谦县修建造福百姓的大桥,让当地老百姓出行不再困难。1972 至 1975 年,青海交通部门安排工作组进行反复选址、勘测、设计,做好扎曲河大桥建造的前期工作。1975 年 8 月 20 日开工建设,囊谦县所有乡镇村社抽调精干力量,总计投入2000多位民族干部群众夜以继日、接力奋战,最后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囊谦县乃至整个玉树第一座大桥——扎曲河大桥。

经过3年的奋战,1977 年 8 月,这座标志性的大桥终于通车,当地政府举行了通车典礼。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一座桥就是一段记忆。在这段历史的记忆里有游子的乡愁、有司机的赞誉、有民族团结的故事。

扎曲河大桥开通后,打破了囊谦人民滑铁索、坐皮筏过河的历史,解决了当地老百姓过河难的问题。同时,这座桥是连接青海和西藏的重要桥梁,也是当时囊谦通向外界的“独木桥”,加速了囊谦及青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据囊谦县交通局负责人介绍,扎曲河大桥为主跨100米钢筋混凝土箱型单拱桥,全长132.24米、海拔3705米,在高原冻土区施工建造,从 1977 年沿用至今,是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高原冻土百米单拱大桥。2017年3月20日,世界纪录协会颁发“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高原百米单拱桥”世界纪录证书。另外,据世界纪录协会称,扎曲河大桥造型优美、历史悠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也是全国砖混单拱桥的力学兼美学典范。与同类桥对比,世界最长的不对称石拱桥——献县单桥为多拱桥,而扎曲河大桥是超过百米的单拱桥。

2013年,扎曲河大桥新的桥梁建成通车,而老大桥结束了它的使命。但是人们没有忘记这座曾经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民族团结做出过贡献的桥梁,将这里当成民族团结的典范。囊谦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吉松保说,“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我们将扎曲河大桥这一地标性建筑,通过设置文化长廊、主题雕塑、宣传标语等方式升级改造,打造成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征程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囊谦人民不断奋进的目标和力量。同时,也是保护这座囊谦大地上伟大工程的文化品牌。

囊谦大地上最有标志的见证

今年45岁的连冀彪是囊谦县人大常委会的一名干部,他出生在囊谦、成长在囊谦、工作在囊谦。他的父亲连振玺是当年参与扎曲河大桥修建的工人,59岁去世。据连冀彪介绍,他父亲是甘肃人,母亲是河北人,父亲当年参军到玉树,1965年复员后被分配到治多县上班,后来到囊谦县上班。由于父亲在部队时学习过电工、木工,后来县上成立了施工队,他的父亲就一直在那里上班。

“父亲当时会木工、电工,大桥修建时项目部需要人才,他就到工地上去干活,一直到大桥修通。”连冀彪说,他的母亲跟随父亲到囊谦后一直在邮电所上班,1998年退休。在扎曲河大桥采访时,连冀彪给我们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条毛巾。这条毛巾是1977年大桥通车后发给大家的纪念物,他的母亲一直保存着。2021年,他的母亲刘花珍把这条珍贵的礼物捐赠给了囊谦县青土村党性教育基地,并亲笔写道:转赠囊谦扎曲河大桥通车留念毛巾一条,略表心意,望珍藏,并祝囊谦发展越来越好。

连冀彪站在大桥上指着“澜沧江畔党旗飘 民族团结世代传”标语说,这句话写得太好了。

在早晨的阳光下,连冀彪站在扎曲河老桥上,一边讲述着父亲过去的故事,一边回忆着自己在囊谦大地上走过的风风雨雨。连冀彪12岁离开囊谦到外地去求学,1997年学业有成后回到家乡上班,先后在香达镇、毛庄乡、着晓乡等地方工作。上班以来,他一步步见证了囊谦县的发展和变迁,扎曲河大桥对他来说更是终生难忘。“以前我们去州上,或下乡办事时,没有桥,要到坎达村去绕一圈,翻山越岭很不安全,有时候还要在牧场里住一个晚上,太不方便了。这座大桥通了以后,那就方便了很多。” 连冀彪说。

正因为连冀彪的父亲参与了当时的修建,所以每当路过这座桥时,他就会想起父亲,想起小时候的生活。他说,父亲和母亲的感情特别好,父亲一生默默无闻,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但他从小就要求我们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那条毛巾2014年母亲才拿出来给我,珍藏了这么多年,母亲一直舍不得用,这也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吧!”连冀彪说。

人们常说,高原的桥,一半在眼中,一半在心里。眼中,总能看到江天一色的豪迈;心中,却感受到草原的彩虹。所以,扎曲河大桥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草原上永不消失的彩虹。40多年来,它不仅方便了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而且有力地助推了囊谦及青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站在扎曲河大桥上,“澜沧江畔党旗飘 民族团结世代传”的绿色大字雕塑格外显眼,当地政府官员说,这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座民族团结的大桥。

新旧扎曲河大桥

囊谦县委书记石大存说,“扎曲河大桥是囊谦民族团结的象征,满载着囊谦人的乡愁,见证了一座小城的前世今生、沧桑繁盛。囊谦县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这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新起点。”

一座桥,是交通通道、是建筑创作、是艺术体现,更是构建民族团结的纽带。而经历风霜洗礼、承载岁月记忆的扎曲河大桥在历史的长河中巍巍耸立,已经成为囊谦大地上最有标志的见证。

石大存表示,囊谦县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下一步,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齐心协力推动囊谦高质量发展。